据媒体报道,8月31日,为期62天的2017年铁路暑运圆满收官,国家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5.9亿人次,同比增长9.6%,日均955万人次,创历年暑运新纪录,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。
伴随着飒飒秋风和凉爽天气,我们告别了这个骄阳似火,分外“火热”的仲夏。同时,2017年铁路暑运也落下了帷幕。透过一系列数据不难发现,铁路部门再次以骄人的战绩打赢了这场为期62天的运输攻坚战。
和春运相似,每年的暑运都是对铁路、公路、民航等运输部门的一次“实战演练”。铁路因其较为“接地气”的运输模式和服务理念每每都会受到旅客的青睐。暑运期间,放假往返的学生流、夏出务工人员返乡流、暑期游玩游客流等数以亿人计的运输需求群体组成了“四海八荒”内庞大的“移动大军”。出行的人多了,自然对铁路运输的运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为此,铁路部门早在暑期初期就顺势调整列车运行图,增开跨铁路局中长途旅客列车46对,日均开行旅客列车7235列,同比增加414列,其中动车组列车4761列,将高铁实行高峰运行图,运输能力安排为历年之最。
同时,今年暑运,以“复兴号”为代表的运输新力量“闪亮登场”,担当运输体系的“强力输出”,以令世界为之惊艳和瞩目的中国速度,成为了暑运最为亮丽的风景线。毋庸置疑,新运输设备的投入使用,带给旅客的是更为平安、舒适、便捷的全新乘车体验,受到各层次旅客的好评和追捧便不足为奇。
“良驹”已备,还欠一丝“东风”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,抱残守旧式的服务模式自难适应如今旅客的高要求。今夏高铁与互联网订餐的“抱团搭伙”则很好地体现了铁路创新改革发展的服务理念。此举有效发挥了互联网便捷的线上优势,将肯德基、吉野家等民众喜爱的餐饮“香饽饽”送进车站,送达车厢,将快节奏的行车旅途和大发一分时时彩饮食方式相契合,满足旅客不同地域、不同时段和不同消费需求,使得“中国铁路餐饮”上升一个大台阶。正所谓变则通,铁路的多项创新改变,着实让出行的民众捞到了具体的实惠。
同时,做好人文服务是树立铁路品牌形象,推进铁路暑运工作的根本。车站里,一项项融入智能科技的服务产品逐步走入百姓生活,方便候车。自动“刷脸”机正在引领旅客高效率、“秒进站”的新时尚。各种亲情服务扎根于候车室各处,如:沈阳铁路局“轮椅姐”朱丽红、“吕玉霜”服务台,南昌铁路局“红土情服务链”,上海铁路局“张庆桓服务台”等典型服务岗区已然成为地方车站广为旅客熟知的品牌窗口,成为了一种新时期铁路服务的风向标,在他们的带动下,铁路青年服务志愿者组成的小红帽等特色服务团体,在暑运中默默付出与奉献,为旅客的方便出行挥洒爱心和热情。一张张满意的笑脸,一声声真诚的道谢,足以说明旅客对于铁路服务的肯定和褒奖。
每一年的暑运,每一次的客流攀升量,无不诉说着中国铁路的发展与进步,在大数据的推动下,更加证实了铁路在民众心中的存在感及获得感。面对巨大的运输压力、焦躁的闷热天气,甚至是无情的水害侵袭,铁路部门始终坚守岗位,众志成城,用责任和担当撑起了“国家交通运输命脉”这个坚挺的脊梁。暑运已经结束,但铁路为民、便民的服务远没有终点。(于伶智)
(来源:)
|